产品详情
适用范围
ZHHM1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(以下简称断路器),是本公司采用国际先进设计、制造技术研制、开发的新型断路器之一。其额定绝缘电压为800V,适用于交流50Hz,额定工作电压690V及以下,额定工作电流至800A的电路中作不频繁转换及电动机不频繁起动之用。断路器具有过载、短路和欠电压保护功能,能保护线路和电源设备部受损坏。
新特点
绝缘件采用高强度D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塑料,适当的提高了氢氧化铝含量的比例,提高了产品的阻燃性能。
导电系统采用了先进的镀银工艺,增加镀银厚度提高产品的载流能力和散热性。
断路器附件选定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生产厂家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。
操作机构“三扣”(锁扣、再扣、跳扣),采用先进的专业工艺,保证“三扣”的硬度和韧性,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产品金属件采用环保电镀工艺,符合欧盟环保标准。
断路器按照其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(cU)的高低分为:L型(标准型)、M型(较高分断型)、H型(高分断型)三类。断路器具有体积小、分断高、飞狐短(部分规格零飞狐)、抗振动等特点。
本断路器可垂直安装(即竖装),亦可水平安装(即横装)。
本断路器具有隔离功能,其相应的符号为:
适用工作环境
◆周围介质温度不高于+40℃(对船用产品为+45℃)和不低于-5℃,且24h的平均值不超过+35℃(对船用为+40℃):
◆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;
◆安装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+40℃时不超过50%,在较低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湿度,例如20℃时达90%。
◆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措施:
◆污染等级为3级;
◆断路器主电路及欠电压脱扣器安装类别为Ⅲ,其余辅助电路、控制电路安装类别为Ⅱ;
◆断路器能耐受潮湿空气、盐雾、油雾、需菌、核辐射的影响:
◆断路器安装的最大倾斜度为±22.5°;
◆断路器在受到地震情况下(4g)能可靠工作;
◆断路器应安装在无爆炸危险和无导电尘埃、无足以离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地方:
◆断路器应安装在没有雨雪侵袭的地方。
型号说明
ZHHM1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L/M/H | 2/3/4 |
▼ | ▼ | ▼ | ▼ | ▼ | ▼ | ▼ | ▼ | ▼ |
塑料外壳式 断路器 | 壳架等级 63 额定电流 10A 16A 20A 25A 32A 40A 50A 63A | 壳架等级 125 额定电流 10A 16A 20A 25A 32A 40A 50A 63A 80A 100A 125A | 壳架等级 250 颈定电流 125A 140A 160A 180A 200A 225A 250 | 壳架等级 400 额定电流 250A 315A 350A 400A | 壳架等级 630 额定电流 400A 500A 630A | 壳架等级 800 额定电流 630A 700A 800A | 分断能 力级别 (KA) | 极数 |
断路器的分类
校产品板数分为三极和四极。四极产品中中性极(N极)的型式分四种:
◆A型:N极不安装过电流脱扣器,且N极始终接通,不与其它三极一起合分:
◆B型:N极不安装过电流脱扣器,且N极与其它三极一起合分(N极先合后分):
◆C型:N极安装过电流脱扣器,且N极与其它三极一起合分(N极先合后分):
◆D型:N极安装过电流脱扣器,且N极始终接通,不与其它三极一起合分。
◆按接线方式分为板前接线、板后接线、插入式板前接线、插入式板后接线四种。
◆按过电流脱扣器型式分热动一电磷(复式】型、电磁(瞬时)型两种。
◆按盱路器是否带附件分带附件和不带附件两种:
◆附件分内部附件和外部附件:内部附件有分励脱扣器、欠电压脱扣器、辅助触头、报警触头四
◆种,外部附件有转动手柄操作机构、电动操作机构、联锁结构及辅助装置的接线端子排等。
脱扣器方式及附件代号
保护特性
断路器热动型脱扣器具有反时限特性;电磁脱扣器为瞬时动作,特性见表四(配用)及表五(保护电动机用)。
表四(配电用)
断路器额定 电流(A) | 热动型脱扣器(环境温度+40℃) | 电磁脱扣器动作 电流(A) | |
1.05ln(冷态) 不动作时间(h) | 1.30In(热态) 动作时间(h) | ||
10≤In≤63 | 1 | 1 | 10ln±20% |
6<In≤100 | 2 | 2 | |
100<In≤800 | 2 | 2 | 5ln±20% 10n±50% |
注:250中的100A、125A规格中无51n电磁脱扣器
表五(保护电动机用)
断路器额定 电流(A) | 热动型脱扣器(环境温度+40℃) | 电磁脱扣器动作 电流(A) | |||
1.0ln(冷态) 不动作时间(h) | 1.20ln(热态) 动作时间(h) | 1.50ln(热态) 动作时间(h) | 7.2ln(冷态) 动作时间(h) | ||
10≤In≤250 | 2 | 2 | 4min | 4s<Tp≤10s | 12ln±20% |
250<In≤630 | 2 | 2 | 8min | 6s<Tp≤10s |
功耗及降容系数
功率耗损见表六
表六
型号 | 通电电流(A) | 三极总功率耗损(W) | ||
板前、板后接线 | 插入式板前接线 | 插入式板后接线 | ||
63(L、M) 直热式(10~25A) | 25 | 28 | - | 32 |
125(L、M、H) 直热式(10~25A) | 25 | 40 | 42 | 45 |
63(L、M) 间热式(32~63A) | 63 | 20 | - | 24 |
125(L、M、H) 间热式(32~125A) | 125 | 35 | 37 | 40 |
250(L、M、H) | 250 | 62 | 66 | 70 |
400(L、M、H) | 400 | 115 | 120 | 125 |
630(L、M、H) | 630 | 187 | 193 | 200 |
800(L、M、H) | 800 | 262 | - | - |
环境温度变化的降容系数见表七
表七
温度 | +40℃ | +45℃ | +50℃ | +55℃ | +60℃ | |
型号 | 系数 | 降容系数 | 降容系数 | 降容系数 | 降容系数 | 降容系数 |
63(L、M) | 1h | 0.94ln | 0.88ln | 0.80ln | 0.72ln | |
125(L、M、H) | 1h | 0.95ln | 0.98ln | 0.84ln | 0.76ln | |
250(L、M、H) | 1h | 0.96ln | 0.91ln | 0.87ln | 10.82ln | |
400(L、M、H) | 1h | 0.94ln | 0.87ln | 0.81ln | 0.73ln | |
630(L、M、H) | 1h | 0.93ln | 088ln | 0.83ln | 0.76ln | |
800(M、H) | 1h | 0.88ln | 0.83ln | 0.79ln | 0.76ln |
注:以上降容系数均在通与壳架额定电流下测得
断路器特性曲线
断路主要技术性能指标
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
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